相关问答
销售伪劣商品罪主观故意的含义是,行为人明知是伪劣产品而售卖,或者在销售产品中故意掺杂、掺假。 所谓明知,是指行为人在主观上已经确实知道生产、...
本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危害国计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主体,依据刑法的规定,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销售伪劣商品犯罪为故意犯罪,要求行为人对其生产、销售的伪劣商品在主观上必须是出于明知。犯罪客体为复杂客体。客观方面最显著的特征是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
经济罪量刑上不是以犯罪的种类来执行的,主要看造成的社会危害和非法所得来执行量刑标准。一、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罪: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在从事工商业活动中,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在从事工商业活动中,违反国家产品质量管理法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严重损害用户和消费者利益,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应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量刑标准: 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142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