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如果没有采用诈骗手段且是实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则属于民事纠纷,不能以诈骗立案因为公安机关不能介入普通的民事纠纷,所以公安不能以诈骗立...
1、如果没有采用诈骗手段且是实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则属于民事纠纷,不能以诈骗立案因为公安机关不能介入普通的民事纠纷,所以公安不能以诈骗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如果没有采用诈骗手段且是实在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则属于民事纠纷,不能以诈骗立案因为公安机关不能介入普通的民事纠纷,所以公安不能以诈骗立案。 2、建议尽快向法院起诉要求还款,一旦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将丧失胜诉权。胜诉之后,如果对方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另外他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他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他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一、治安案件立案,最低标准是300元就可以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二、刑事案件立案,最低标准是2000元。在江苏,这个标准是6000元。这个立案标准,跟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由各地自己定,然后报最高法院备案。对于一个具体的刑事案件,数额是其中一个方面,报案后,能否立案,还要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再决定。诈骗罪的具体量刑: 1、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江苏省规定为6千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江苏省规定为6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行为,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数额在5万至10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数额在20万至30万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上述人员的刑事责任。对共同诈骗犯罪,应当以行为人参与共同诈骗的数额认定其犯罪数额,并结合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数额等情节依法处罚。已经着手实行诈骗行为,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获取财物的,是诈骗未遂。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2千元至4千元”、“3万元至5万元”的幅度内,分别确定本地区执行的个人诈骗“数额较大”、“数额巨大”,以及单位实施诈骗,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参照本条第四款规定的数额,确定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条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一般来说,被骗数额达到2000元至5000元,就达到诈骗罪的立案标准,各个地方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数额较小,没有达到2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但是违反社会治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会被处以5到15日的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但如果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2000-5000,就可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3,3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