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刑事诉讼法异地是指县级市范围外。刑事诉讼的异地审理,是为了有效排除、预防审判干扰的一种有效司法制度安排,多适用于职务犯罪案件异地,厅局级干部...
执行异议指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可有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后者案外人、申请执行人、债权人、被执行人均可提出。 1、执行异议:指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执行过程中,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并要求人民法院撤销或者改正执行的请求,或案外人对被执行的财产的全部或一部分主张权利并要求人民法院停止并变更执行的请求。前种异议为执行行为异议,后种异议为案外人执行异议。 2、执行异议之诉:是一种实体上正当性保障的救济方法,有债务人异议之诉和案外人异议之诉(即第三人异议之诉)之分。前者是指债务人对于执行依据所载的执行债权,主张有足以排除法院强制执行的事由,而请求法院作出该执行依据不得执行的判决;后者是指案外第三人就执行标的物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权力而请求法院作出该特定标的物不得执行的判决。
死刑缓期执行是指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必立即执行,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布缓期执行2年,即死刑缓期执行,也称为死刑缓期执行。缓期执行死刑不是一种独立的刑种,而是一种执行死刑的方式。判处死刑缓期2年的前提与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相同,必须是罪行极其严重,应当判处死刑。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死刑条款,或者犯罪行不应判处死刑,则不能适用死刑缓期执行。比如我国刑法规定,对于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以及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也不适用死刑缓期执行。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是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不得立即执行死刑。不需要立即执行,而是区分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的界限。一般来说,虽然犯罪行为极其严重,但犯罪分子自首或有立功表现;共同犯罪中有多名主犯,其中首要分子或者罪行最严重的主犯被判处死刑,其他主犯没有最严重的罪行;受害者在犯罪前或者犯罪过程中有明显过错的,等等。死刑缓期执行的,由中级人民法院或者高级人民法院判决,经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后执行。
1、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本罪与放火罪、爆炸罪的界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与放火罪、爆炸罪侵犯的客体都是公共安全,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行为人亦可采用放火、爆炸的手段破坏易燃易爆设备,往往也会导致火灾、爆炸的严重后果。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犯罪对象不同。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放火罪、爆炸罪的犯罪对象是一切公私财物。行为人采用放火、爆炸方法破坏易燃易爆设备,这是法条竞合问题。按照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应以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论处,而不能定放火罪或爆炸罪。2、本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盗窃罪等侵犯财产方面的犯罪的界限确定某一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的行为是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还是构成侵犯财产方面的犯罪,主要看受破坏的易燃易爆设备是否处于正在使用中,破坏行为是否足以危害公共安全。也就是说,如果破坏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足以危害公共安全或者已经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则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反之,如果行为人破坏的是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因其不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因而不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只是对财产所有权的侵犯,情节严重的,则构成侵犯财产方面的犯罪。如果是故意毁损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情节严重的,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论处;如果行为人采用盗窃方法破坏非正在使用中的易燃易爆设备,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应以盗窃罪论处。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中的破坏行为可以表现为积极作为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消极不作为的形式。但这种破坏行为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只要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就能构成犯罪。法律并不要求以严重后果的发生为要件,碑坏易燃易爆的行为一经实施,即成立本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既遂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最新判刑标准是什么对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处罚,可以分为两方面。一种是构成犯罪,但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此时可以在3-10年有期徒刑之间进行处罚。另一种是构成了犯罪,同时也造成了严重后果。按照规定,这种情况下可以对行为人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7人已浏览
312人已浏览
358人已浏览
1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