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根据《刑法》规定,减刑,不能超过原判决刑期的一半,也就是最多可以减七年。2、监狱里的减刑积分,是以现实的表现打分的,有一分减一天。3、如...
这要看全案证据间的矛盾与印证关系。 如果没有无罪辩护理据,量刑步骤为:根据有证据证明的基本犯罪构成事实,确定“量刑起点”,再根据有证据证明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逮捕到判刑的时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那么需要说明的是,批捕之后还需要经过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也就是说,有可能案件是存在不起诉的情形,那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1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法院受理后至判决是有明确规定的。一般来说,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两个月以内宣判,最迟不能够超过三个月。
(5)根据监狱法的规定,可以减刑三年以下(包括三年),但减刑范围不会太大。首先,刑法规定的减刑范围不得超过刑期的一半。第二,监狱法规定,罪犯在服刑期间按百分比考核,以一年为期。每月一次,登记公布,分数交换奖励和工作,根据奖励和工作的数量和你的服刑表现报告减刑。三年以下的罪犯,没有特殊表现的,一般可以减刑6个月。最高减刑不得超过实际刑罚的一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认真遵守监督规定、接受教育改造、悔改、立功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1)防止他人的重大犯罪活动;(2)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发明、自然灾害创造或者排除重大技术创新;(5)在国家和生产创新中有重大贡献;(4)。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下列期限:(1)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得少于原刑期的一半;(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得少于13年;(3)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五十条第二款的规定限制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缓期执行期满后不得少于25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不得少于25年。
虽然法律对各个阶段的办案时间有明确的约定,但由于可能出现的情节,如补充侦查或案件比较复杂等都有可能使办案时间延长,但从实践来看,一般一个案件从嫌疑人被刑拘到被审判大致要经历4个月或4个半月的时间,这只是一个平均时间,到每一个案件时则要看这个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是否充分、被告人是否认罪、人数是否众多等因素,具体如下: 1.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期一般为1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案件可延长至37天。逮捕后的羁押期限一般为二个月,案件比较复杂可再延长一个月,另外遇到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或流窜作案的可申请再延长二个月,如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以上的还可再延长二个月。 2.审查起诉(检察院)阶段:嫌疑人被羁押的,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办案期为1个月,案件比较复杂的为1个半月。但如出现补充侦查情况的补充侦查期为一个月,补充侦查的次数最多为2次,每次补充侦查后办案期限从新计算。 3.审判阶段:一审的期限普序一般为一个月,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如案件比较复杂可在二个半月内审结。简易程序的审理期为20天。二审的审理期限为一般为一个月,至迟不超过一个半月,如案件比较复杂可在二个半月内审结。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598人已浏览
2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