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
1、关于打架致人轻伤的情况,通常刑事拘留一般14天,如果存在法律规定的情形,最长37天,37天后如果不批准逮捕,就应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涉嫌的罪名是故意伤害罪,受害者的伤情经鉴定构成轻伤,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受害者的伤情构成重伤,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涉嫌的是聚众斗殴罪,此罪一般只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从逮捕到法院开庭审理,正常情况下需两到三个月时间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轻伤拘留犯罪嫌疑人,应填写《呈请拘留报告书》,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签发《拘留证》。执行拘留时,必须出示《拘留证》,并责令被拘留人在《拘留证》上签名(盖章)、捺指印,其拒绝签名(盖章)、捺指印的,侦查人员应当注明。对符合法定条件,因情况紧急来不及办理拘留手续的,应在将犯罪嫌疑人带至公安机关后立即办理法律手续。
拘留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的被执行人依法采取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民事制裁措施。司法拘留的条件是: 1、需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这是执行人员作出拘留裁定的前提条件,如果被拘留人没有拒不履行义务的行为就不能进行拘留,这是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的。 2、需经院长批准。司法拘留作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项强制措施,属于执行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应当经过三名以上执行员讨论,报本院院长批准。 3、异地拘留应当符合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对不在本辖区的被拘留人,作出拘留决定的人民法院应当派人到被拘留人所在法院,请该院协助执行。 4、告知被拘留人法定权利。对被拘留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5条的规定,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1人已浏览
3,031人已浏览
171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