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指根据《刑法》规定,不构成犯罪的。这是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于不构成犯罪的,当然不能追究刑事责任。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认定“情节轻微”,需出台相应细则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自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直以来,“醉驾是否一律要入刑”就饱受争议。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阮齐林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争议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打击面过广,一种则坚持认为醉驾应该入刑。而两种观点的冲突点则为:是否应综合考虑醉驾的不同情节和情况,做到罪责相适应。他认为,最高法院这次出台的指导意见是对既有法律规定的重申,《刑法》第十三条即是依据,将规范醉驾量刑解读为醉驾入刑松动并不准确,指导意见并没有松动。
《量刑指导意见 (二)》则明确: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被告人,应当综合考虑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机动车类型、车辆行驶道路、行车速度、是否造成实际损害以及认罪悔罪等情况,准确定罪量刑。对于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处罚;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对于有醉驾行为的犯罪嫌疑人,也是有可能会免于刑事处罚,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情形包括: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2、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等。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09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336人已浏览
3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