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2、人民法院、人...
刑事案件的主要证据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刑事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一)告知处理的案件:1。侮辱诽谤案件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3。虐待案件4。侵占案件(2)人民检察院未提起公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1。故意伤害案件2。非法侵入住宅案件3。侵犯通信自由案件4。重婚案件5。遗弃案件6。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件7。侵犯知识产权案件8。属于刑法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被告人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案件。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证据不足、可以由公安机关受理的,或者认为被告人可以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已经作出不予追究的书面决定的案件,应当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相关规定,分为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相对负刑事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和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三个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14周岁 一般地说,不满14周岁的人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具备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即不具备责任能力。因此法律规定,对不满14周岁的人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一概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必要时可依法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严加管教。 (2)相对负刑事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14周岁不满16周岁 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的相关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应当对所有的犯罪都应负有刑事责任,但应当根据情形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公民的基本权利主要有: 1.公民的平等权。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了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即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3.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5.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即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6.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物质保障,宪法对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这些权利7.公民的、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8.其他方面的权利。宪法除对所有公民应普遍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作出规定外,还对特定群体的公民,作了专门规定,给予特别保护。主要是指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1人已浏览
10,880人已浏览
625人已浏览
2,1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