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区域土地价值,全市划分为 一、二类地区,执行相应的征地补偿标准: (1)一类地区为武进区、新北区、钟楼区、天宁...
1、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区域土地价值,全市划分为一、二类地区,执行相应的征地补偿标准:(1)一类地区为武进区、新北区、钟楼区、天宁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征地补偿是指房屋征收部门自身或者委托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依照我国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的规定,在征收国家集体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时,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补偿费用项目1、土地补偿费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2、青苗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3、附着物补偿费用地单位对被征用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而向该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4、安置补助费、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补偿标准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原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规定,已经在2013年3月26日《土地管理法》中删除[2]。补偿管理各项补偿费用由被征地单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处理:1、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2、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3、安置补助费的归属、使用:(1)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其管理和使用。(2)由其他单位安置的,支付给安置单位。(3)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发放给安置人员个人或经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关于开展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调整工作的通知》,由省国土资源厅统一印制下发,自2016年1月1日起执行。专业拆迁律师就将辽宁省盖州市最新征地补偿标准分享给大家:辽宁省盖州市土地共有三类:一类区片区片范围:鼓楼街道办事处、西城街道办事处(山上村、车站村、山西村、永安村、刑园村、自治村、小红花峪村)。补偿标准:区片价:45000元亩;建设用地:45000元亩;未利用地:36000元亩。二类区片区片范围:团山街道办事处、西海街道办事处、沙岗镇、太阳升街道办事处(沙沟村、邵屯村、光荣村、河南村)、东城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农民村、路西村、路东村、繁荣村)、归州街道办事处、九垄地街道办事处。补偿标准:区片价:35000元亩;建设用地:35000元亩;未利用地:28000元亩。三类区片区片范围:东城街道办事处(线沟村、门屯村、红旗园村、张郎寨村、胡屯村、刘屯村、北山咀村、松树底村、古台子村、大巴岭村、白果村、虎斗马峪村、红花峪村、麻麦村、兰海造田)、西城街道办事处(团甸园村、蚁山园村)、太阳升街道办事处(何屯村、花园坨村、果园村、尚和寨村、新民村、老爷庙村、张大寨村、黄坨子村、闫峪村、黄大寨村、科寨村)、果园乡、陈屯镇、二台乡、九寨镇、暖泉镇、青石岭镇、双台镇、团甸镇、榜式堡镇、杨运镇、徐屯镇、高屯镇、卧龙泉镇、梁屯镇、小石棚乡、矿洞沟镇、什字街镇、万福镇。补偿标准:区片价:30000元亩;建设用地:30000元亩;未利用地:24000元亩。以上补偿标准仅包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不包含被征收土地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标准由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府调整并公布,与征地区片综合地价配套实施。如您对这一补偿标准还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咨询专业拆迁律师,我们的律师将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
征地补偿是指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按照被征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以上便是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9人已浏览
598人已浏览
752人已浏览
2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