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虚拟财产也是财产,实务操作中,法院也越来越认可网友的这个财产权。当然,这个财产权如何估值依然是个问题。 游戏运营商采取的虚假宣传营销模式,应...
1、游戏的运营商提供游戏服务,游戏中的角色的装备属于虚拟物品,应该属于角色所有者,也就是玩家。 2、运营商擅自处分玩家的虚拟物品,属于侵权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关于网络游戏法律尚未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按照你所说的情况来看,按照他们的游戏规则玩游戏自然也按照他们的官方处罚条例进行处罚,同时,他们说您的账号里涉嫌被盗物品,也仅是涉嫌。如果真得有的话,还回去,或处以一定的罚款不知是否可行。您还是需要跟游戏公司的相关领导进行沟通,若相关部门不予理会您可以向该公司进行投诉。
网络盗窃罪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利用盗窃密码、控制帐号、修改程序等方式,将有形或无形的财物和货币据为己有的行为。盗窃网络虚拟财产应当视为盗窃罪,并依《刑法》26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首先,虚拟财产属于盗窃罪的犯罪对象。网络游戏中的虚拟财产主要通过玩家操作游戏产生,其价值包括玩家的劳动投入、上网等;另外,许多游戏中的虚拟货币、装备等可以通过充值卡来实现的,而这种游戏充值卡是游戏玩家通过支付现金(即真实货币)取得。可见,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价值性,存在定价,且可以交易、拍卖和转换。因此,虚拟财产本质上与传统财产并无区别,具有《刑法》保护的“公私财物”的特性,应当列入盗窃罪的犯罪对象。其次,网络盗窃方式表现为非法窃取、拦截、接收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储存或传播的虚拟财产。传统盗窃行为的特征在于行为人通过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有不属于自己所有的公私财物。由于网络财产的虚拟性,网络财产所有权人不必像传统方式一样占有财产,而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享有财产所有权,如控制账号和密码即可支配财产。行为人通过窃取、拦截、控制、破坏权利人帐号和密码,导致所有权人失去虚拟财产的支配权,即可认定其非法占有他人财产。
目前虚拟物品已经在法律上认定为个人财产之一了,也是受法律保护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络诈骗案件都能报警立案,对因数额较小没有达到3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的报案只予以登记报案。当然,如果受害人众多,骗子的手段恶劣也可能予以立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2人已浏览
946人已浏览
236人已浏览
2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