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收到法院开庭传票,原告一般需要准备材料: 1、起诉状 (1)原告立案后,应当将自己提交法院的起诉状留底,开庭时准备好,便于开庭时进行陈述案由...
收到法院开庭传票,原告一般需要准备材料: 1、起诉状 ( 1)原告立案后,应当将自己提交法院的起诉状留底,开庭时准备好,便于开庭时进行陈述案...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开庭前原告需要起诉状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 1、起诉状(N+1)份,N代表被告人数,即在被告人数的基础上再多准备1份起诉状提交到法院。《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原告及被告身份信息材料各一份; 3、证据清单(N+1)份,证据清单主要指证据的来源、名称、证明目的等; 4、证据材料(N+1)份,原告认为可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可以作为证据,证据是否准确及有效需要根据案情确定。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收到法院开庭传票,原告一般需要准备材料: 1、起诉状 (1)原告立案后,应当将自己提交法院的起诉状留底,开庭时准备好,便于开庭时进行陈述案由、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 2、当事人及代理人基本资料 (1)自然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否则不能有效核实当事人身份,甚至都不能进法院的大门。 (2)法人或其他组织。 3、证据 (1)准备证据原件,便于开庭进行证据真实性质证。 (2)根据对方当事人人数,复印或复制证据复印件或者副本,另外需要向法院提交一套证据复印件。 4、事实陈述 (1)根据案件基本事实以及案件法律关系,根据时间顺序及正常的逻辑关系,对案件事实进行整理。 (2)找出案件事实争议焦点,结合与对方沟通的情况,明确出对方可能提出的不同意见,制定自己的应对方案, 5、辩论意见 (1)根据自己所主张的案由、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证据,明确自己所依据的基本法律依据,主要是确定自己诉讼的法律逻辑关系。 6、调解意见 (1)如果自己有意向进行调解,应当事先准备好基本的调解方案。
开庭前,当事人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证据分析。当事人应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进行分析,为庭审对证据发表意见做好准备。 2、确认开庭时间、地点。人民法院在开庭3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告知当事人开庭的时间和地点。当事人收到开庭通知后应签收送达回执,并妥善保管开庭通知,开庭通知是进入法庭参加庭审的凭证之一。 3、出庭准备。开庭时,诉讼参加人应向法庭提供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出庭函等,书记员查明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并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诉讼参加人的身份、代理人的代理权限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2人已浏览
545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27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