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非法掩饰犯罪所得成立立案标准。

2021-11-09
非法隐瞒犯罪所得的立案标准如下:一、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式隐瞒、隐瞒,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隐瞒、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罪定罪处罚:(一)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的;(二)一年内因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到行政处罚,并实施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三)隐瞒、隐瞒的犯罪所得是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共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四)隐瞒、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造成公私财产损失无法挽回的;(五)实施其他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碍司法机关追究上游犯罪。二、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入总值达到十万元以上的;(二)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入十次以上,或者三次以上,总值达到五万元以上的;(三)隐瞒、隐瞒的犯罪所得是电力设备、交通设施、广播电视设施、公共电信设施、军事设施或者救灾、应急救援、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总值达到五万元以上的;(四)隐瞒、隐瞒导致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无法挽回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五)实施其他隐瞒、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入行为,严重妨碍司法机关追究上游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相关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定罪处罚: (一)一年内曾因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的; (三)掩饰、隐瞒行为致使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的; (四)实施其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妨害司法机关对上游犯罪进行追究的。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