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当得利属于债务,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了利益。如果得利人不返还其所得利益的,受损害人可以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提起...
因为债务人不当得利的行为,导致的债务有:共益债权和破产债权。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企业破产清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有以下方面: 1.为了履行道德上的义务,而给予给付。 2.明知没有给付义务,而仍然给付的,如:强买强卖。 3.给付存在不法原因,如:赌博。 (1)履行道德义务而为给付,例如在收养的情况下,养子女对生父母没有法律上的赡养义务,但是养子女对生父母尽了三年的赡养义务,后来父子反目成仇,则养子女对生父母的赡养不构成不当得利。再如,甲有朋自远方来,甲不在家,邻居乙对甲的朋友予以招待,乙对甲的朋友的招待为道德义务,不形成不当得利。 (2)履行未到期债务而交付财产,债务人履行未到期的债务,将丧失期限利益,但债务人不能以此为由而对债权人主张不当得利,债务人履行未到期的债务视为自动放弃期限利益。 (3)履行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务,不视为不当得利,而视为债务人自动放弃时效利益。 (4)因不法原因而交付财产,例如甲与乙赌博,甲输给乙十万元,但甲不能据此向乙主张十万元的不当得利,因为该十万元为非法所得,应予收缴。 (5)明知无给付义务而交付财产。此种情况下视为赠与,而不视为不当得利。 (6)多付给劳工的工资视为自动提高劳工的工资,不为不当得利,但是应予注意的是,如果是会计人员的错误,或者是银行部门的错误,在工资存折上多支付的工资,应视为不当得利。 (7)强制交易不形成不当得利。强制交易因违背了他人意志,虽然给他人带来利益,但法律为了抑制强制交易行为,此种利益不为不当得利。
律师解答 不当得利的特点有:双方必须一方为受益人,另一方为受害人;受益人的利益必须与受害人的损害有因果关系;受益人取得利益没有法律依据,即既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合同依据。
不当得利一般不会被拘留。但是在当事人起诉判决后,不当得利人有能力还钱而拒不执行的法院判决的,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拘留。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