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律关系中的还款行为和借款行为一样,也应重视证据材料的收集。针对还款人已还款但未收回欠条的情形,还款人可以从其他方面证明自己的还款行为。比如...
没有打欠条情况下应当如何要回自己的钱? 一、录音、短信、聊天记录取证 (一)、如果你没有打欠条,这种情况就去向对方索要欠款而对方不给,发生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房屋所有权以登记为准,目前你尚未取得购买房屋的产权证,因此对房屋尚无所有权。对方要求再给3万元才办理房屋过户手续,实际是一种违约行为。由于是房改房,因此首先应查明对方手中的产权证关于所有权人权能的规定,因为有些房改房所有权人只享有部分权能,即不能买卖,因此只能主张对方承担违约责任或者赔偿责任;如产权人享有完全的产权,即可以买卖,则可与对方协商,争取以较低的成本完成产权过户,协商不成,则可起诉要求对方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此时胜诉的可能性较大。不要房产证则你始终不是房屋的产权人,今后房屋使用、买卖、出租等行为都要受到影响,甚至将来所有权人(包括现产权人将房屋再行转让后取得产权证的产权人)会对房屋主张权利。
能不能赢,要看当事人的证据链是否完整,原则上来说,会建议三分协商解决,毕竟都是亲人。 一,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 1,自力救济: (1)自力救济,包括自决与和解;它是指纠纷主题依靠自身力量解决纠纷,以达到维护自己的权益。 (2)自决是指纠纷主题一方凭借自己的力量使对方服从;和解是指双方互相妥协和让步。 (3)两者共同点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来解决争议,无需第三方的参与,也不受任何规范的制约。 2,社会救济: (1)社会救济,包括调解(诉讼外调解)和仲裁。他是只依靠社会力量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机制; (2)调解是由第三者(调解机构或调解人)出面对纠纷的双方当事人进行调停说和,用一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劝导冲突双方,促使他们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解决纠纷的协议; (3)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具有合同意义上的效力; (4)仲裁是由双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决; (5)仲裁不同于调解,仲裁裁决对双方当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 (6)仲裁与调解一样,也是以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条件的,只有纠纷的双方达成仲裁协议,一致同意将纠纷交付裁决,仲裁才能够开始。 3,公力救济: (1)公力救济是指诉讼; (2)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3)民事诉讼动态地表现为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静态地则表现为在诉讼活动中产生的诉讼关系。 二,民事纠纷的定义及调整范围: 1,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2,民事纠纷分为两大内容:一类是财产关系方面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 3,其解决机制有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
如果该套房产已经完成了全部交易程序,买房人领到了《房屋所有权证》和《国有土地使用证》,就要不回来了;如果想要回来,就得对方把该套房产再卖给你们,你们就得缴交许多过户的税费,那是划不来的。如果您父亲只是和买房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对方付了定金5000元,你们可以违约不卖了,双倍返还对方定金也可以把该套房产要回来,这样操作,实际损失是5000元。阅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6人已浏览
168人已浏览
267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