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已死亡的人是没有财产继承权的。但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
1、有。继承人死亡后,如果是法定继承的,适用代位继承,如果继承人是胎儿的,即使死亡,遗产分割时,也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 2、被继承人的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保护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2、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3、权利义务一致的原则,我国法律规定,被继承人未订立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的,其遗产按照法定继承处理,其中,对被继承人履行更多义务的,应当多分遗产; 4、养老育幼,保护弱者的原则,我国法律规定,在分割遗产时,要注意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照顾生活中有特殊困难或劳动能力不足、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应当多分遗产,在遗嘱继承中,即使遗嘱人没有保留胎儿或者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份额,也应当分配遗产; 5、互谅互让,协商处理,充分发挥遗产效用原则。
是的。今年7月5日,司法部出台了一份关于废止《司法部、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通知,这意味着伴随房屋遗产继承事项多年的公证环节已不再成为必需。因继承、受遗赠取得不动产申请登记的,由申请人选择是否需要公证。
所谓财产继承,是指因公民死亡时对其个人的财产进行继承而发生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在我国,财产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以被继承人的死亡作为前提条件。死亡一般是指人的自然死亡,也包括法律制度上的宣告死亡。继承是一种单方的民事法律行为。财产继承是只要被继承人或者继承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就可以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单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被继承人设立遗嘱来处分自己的合法财产,只要不违背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并符合遗嘱的有效条件,在被继承人死亡后,遗嘱就可以发生遗嘱人预期的法律后果。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人可以表示接受继承,也可以表示放弃继承,完全由个人来决定,用不着征求他人同意。在法定继承中,尽管被继承人死亡时没有作出如何处分遗产的意思表示,但法律推定由他们的最亲近的亲属继承,如有生存的配偶、子女、父母等,就让他们继承,没有上述亲属时,就让死者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继承的法律后果,是引起财产所有权的转移。遗产具体分割后,每个继承人对于分到的遗产就享有了所有权,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对该遗产行使占有、使用、处分的权利。这时,被继承人的遗产因为继承而改变了所有权的主体,就是由被继承人转归继承人所有。 财产继承权的维护这个问题的解答可以参考以上的内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2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53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