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责任的划分依据主要如下: 1、当事人有无违章行为; 2、行为与事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 3、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有多大。如果有违章行为,且行...
一、电动车属性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76条,机非事故首先由交强险赔偿。交强险可以赔偿医药费1万元,物损2千元,在此限额内不分责任比例全赔。如果交强险还不够赔,不足部分由机动车一方赔偿。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
机动车作为高速运输工具,对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一定危险性,发生交通事故时,应当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从目前各国规定的发展趋势看,有些国家已从过去采用的过错原则、无过错原则,发展到严格责任原则,即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可以减轻责任,以体现对行人、非机动车驾驶人的保护。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规定,汽车与非汽车驾驶员、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汽车驾驶员、行人无过失,汽车方面承担赔偿责任的证据证明非汽车驾驶员、行人有过失,根据过失程度适当减轻汽车方面的赔偿责任⑶当事人逃跑或故意损坏、伪造现场、毁坏证据、无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应负全部责任。⑶当事人方面有条件通报,未通报或未及时通报,无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应负全部责任。当事人各方有条件通报,未通报或未及时通报,交通事故责任的,应承担同等责任。但是,如果汽车和非汽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汽车方面应承担主要责任,非汽车、行人方面应承担次要责任。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4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