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财产的概念在演变,现代社会对财产的衡量,已由对实物的占有让位于主体实际享有利益的多寡。相应地,财物的含义和范围也在变化。在传统观念下,由于财...
肯定说认为,应当做扩张解释,盗窃等犯罪的行为对象,不仅包括财物,而且包括财产性利益,否则对某些行为就会存在放任,不利于法益的保护。 否定说认...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我,诈骗罪的对所谓财产性利益,大体是指狭义(普通)财物以外的财产上的利益,包括积极财产的增加与消极财产的减少例如,使他人负担某种债务(使自己或第三者取得某种债权),使他人免除自己的债务(不限于民法意义上的债务),使债务得以延期履行,如此等等
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以下的是三个方面:1、劳动所得收入;2、动产或不动产所带来的收益;3、偶然所得的财产等。大多数财产性收入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以上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以上所得,依照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2016年《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再次明确贿赂犯罪中的财产,包括货币、物品和财产利益。两次司法解释的共同点是,以列举的方式表达财产利益属于商业贿赂和贿赂中的财产,但没有正面阐述财产利益的内涵,导致司法实践对其延伸的多样性感到困惑和被动,机械地窒息了刑法应对社会现实的灵活性,背离了罪刑法定原则的初衷。因此,在现行刑法体系对财产、财产、财产利益等相关概念缺乏统一逻辑基础的情况下,引用民法体系中成熟的财产关系理论进行支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确刑事司法实践对财产利益的把握和识别。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27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463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