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有几种特殊情况的时效为1年。其中,房屋租赁中,承租人拒付,或者延付租...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有几种特殊情况的时效为1年。其中,房屋租赁中,承租人拒付,或者延付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一般时效:一般时效是指其他法律有特别规定除外的诉讼时效,2017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对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超过3年,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二、特别时效:特别时效是指《》第136条第三项的规定“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情况,诉讼时效为一年,超过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三、最长时效:最长时效是指《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换言之,即权利人不知道或者不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请求人民法院保护也应在二十年时效之内提出,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1、《民法通则》第136条第三项的规定“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情况,诉讼时效为一年,超过一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民法通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租赁合同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融资租赁合同当事人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诉讼时效,一般是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所以,融资租赁合同发生纠纷后,要及时向法院起诉,主张权利,以免超过时效,而得不到法律保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1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19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