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流程: 1、撰写民事起诉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立案窗口立案; 2、案件被受理后,法院会给你一份缴费通知书,按照指示向指定...
不当得利债务的法律后果如下: 1、在不当得利债务中,不当得利人是债务人,承担和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是债权人不当得利返还和损害赔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当得利债务的内容是: 不当得利债务的基本内容是受损人取得的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这一请求权的目的是使利人返还利益,而不是填补相对人受到的损害。除下列情形之一外: (一)支付履行道德义务的费用; (二)债务到期前的清偿; (3)明知没有支付义务的债务清偿。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三年。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1、发生不当得利之债后,不当得利人为债务人,负有返还基于不当得利获取的利益的义务,遭受损失的人为债权人,享有不当得利返还以及损害赔偿的请求权; 2、不当得利之债的客体是返还所受利益的给付,在给付方式上,因利益形态不同而存在差别; 3、不当得利的内容,是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义务和受损人请求返还不当得利的权利; 4、不当得利之债中,债权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所得的不当利益。当利益不存在时,有权要求返还价金,但是还要考虑当事人的主观心态。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自己获得利益而使得他人遭受损失。比如一人丢失财物,另一人拾得,前者受损,后者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在社会生活中任何人不得无合法根据地取得利益而致他人损害,因此,依法律规定,取得不当利益的一方当事人应将其所取得的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受损失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取得利益的一方返还其不当得到的利益。因此,不当得利为债的发生原因,基于不当得利而产生的债称为不当得利之债。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