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诉讼费用支付办法》第十二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因鉴定、公告、勘验、翻译、评估、拍卖、变卖、仓储等原则应当依法承担的费...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九条规定,再审案件需要交纳的案件受理费,按照不服原判决部分的再审请求数额交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现等级划分为死亡事故、伤人事故、财产损失。 1.死亡事故死亡事故是指仅有人员死亡或者既有人员死亡又有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的。 2.伤人事故伤人事故是指仅有人员受伤或者既有人员受伤又有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 3.财产损失事故财产损失事故是指仅有财产损失的交通事故。二、根据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和数额,交通事故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至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交通事故诉讼程序为:1。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法院提交诉状。2、立案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通知当事人支付诉讼费,并在支付费用后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裁定不予受理。拒绝起诉的,应当在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应当在5日内将起诉书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在15日内答辩。通知当事人交换证据,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提前3天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3、审判宣布开庭,检查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和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提供证据和质证;通知证人的权利和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法庭的证人证言,出示证据、物证和视听材料,双方应当事实,并在法动向法院提出调解决协议。自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判决,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人已浏览
10人已浏览
12人已浏览
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