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租赁合同符合下列条件的具有效力: 1、租赁合同主体具备有效民事行为的主体构成要件。 2、合同内容合法。 3、出租的房屋是法律、法规允许出租的...
房屋租赁合同效力可以通过如下规定进行认定: 出租人和承租人订立房屋租赁合同,双方就租赁的房屋、租金、期限、违约责任等条款达成一致意见后,合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房屋租赁合同效力的认定是:租赁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能够以自身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并且承担义务的资格且租赁双方表意真实的,该租赁行为未违反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房屋租赁合同有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通过欺诈的方式签订租赁合同的,租赁合同可撤销,被欺诈的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合同。
可以参考以下规定,来判断汽车租赁合同是否是诈骗。同事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区别是:(1)在合同诈骗中,行为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方履行合同义务而非法占有对方的财产,自己不履行或者只履行部分合同义务。而在民事欺诈行为中,行为人的主观目的虽然也是为了获取一定的非法利益,但是行为人的主要目的是履行合同,而且这种非法利益的取得是要通过全部履行合同义务来实现,行为人必须支付一定的对价。(2)合同诈骗罪是非法占有他人数额较大财物,侵犯市场经济秩序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发生在订立合同阶段,是一种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民事行为,受民事法律的调整。 两者的基本界限是:(1)在合同诈骗罪中,行为人签订合同的主要目的是非法占有他人的财产。(2)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因为犯罪的本质是侵犯刑法法益,只有严重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能侵犯刑法法益,才能受刑罚处罚。合同诈骗罪是数额犯,只有达到一定数额才能被追诉。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分是相对的,民事欺诈行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合同诈骗犯罪行为。条件是(1)合同得到了履行。只有合同得到了履行,才可能造成对方的财产损失;(2)行为人在订立合同前、订立合同中或履行合同过程中必须具有非法占有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目的;(3)合同相对方必须遭受了数额较大的财产损失。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6人已浏览
87人已浏览
276人已浏览
5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