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恶意透支信用卡一万元以上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以信用卡追究刑事责任。...
你的事情确实比较棘手,你可以: 1、到其住所地的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该男子的行为涉嫌诈骗; 2、你也可以到当地法院起诉,要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如果不属于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在分手时,你无权分。
在一般情况下,公开他人的私密照片会被认定为一种民事侵权行为,而非刑事犯罪。作为侵权行为的责任人,应依照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若这类事件对受害者的精神健康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则可依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及其严重性来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 除法律另有规定或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实施以下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第266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人已浏览
1,009人已浏览
551人已浏览
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