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民事权利是指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2、民事义务是指义务主体为满足权利人的利益需要,在权利限定的范围内必须为一...
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包括10周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民事诉讼被告的权利有: 2、有变更或放弃诉讼请求、撤回诉讼请求的权利。 3、有委托代理人的权利。 4、有申请回避的权利。 5、有进行陈述、质证和辩论的权利。 6、选择调解的权利。 7、自行和解的权利。 8、申请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权利。 9、对允许上诉的一审判决和裁定有提起上诉的权利。 10、有申请再审的权利。 11、有申请执行的权利。 12、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权利。义务有: 1、依法行使诉讼权利的义务,不得滥用权利损害他人利益。 2、遵守法庭纪律秩序,服从法庭指挥的义务。 3、必须履行生效的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
诉讼权利能力,也被称为当事人诉讼权利能力或者当事人能力,是指成为民事诉讼当事人,享有民事诉讼权利和承担民事诉讼义务所必需的诉讼法上的资格。当事人必须具备当事人能力,这是诉讼要件之一。如果起诉的当事人没有当事人能力,法院将驳回起诉。自然人的当事人能力从出生时具有,到死亡时终结。因此,死亡后无法行使诉权。
民事权利包含以下含义: 1、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 2、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其利益的可能性; 3、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得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济。分类: 1、根据民事权利是否以财产利益为内容,民事权利可分为财产权和人身权。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财产权既包括物权、债权、继承权,也包括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人身权,是指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与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支配权,是指主体对权利客体可直接加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人身权、知识产权都属于支配权。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抗辩权,广义上是指抗辩请求权或否认他人的权利主张的权利,有的称为异议权;狭义上是指对抗请求权的权利。形成权,是指权利人得以自己一方的意思表示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权利。 3、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民事权利可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绝对权,又称对世权,是指其效力及于一切人,即义务人为不特定的任何人的权利。物权、知识产权、人身权都为绝对权。相对权,又称对人权,是指其效力及于特定人的权利,即义务人为特定人的权利。债权为典型的相对权。 4、根据两项相互关联的权利之间的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主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不依赖另一权利可独立存在的权利。从权利,是指两项有关联的权利中其效力受另一权利制约的权利。 5、根据相互间是否有派生关系,民事权利可分为原权利与救济权。原权利为基础权利,是权利性民事法律关系中的权利。救济权是由原权派生的,为在原权受到侵害或有受侵害的现实危险而发生的权利,是保护性法律关系中的权利。 6、根据权利有无移转性,民事权利可分为专属权与非专属权。专属权,是指无移转性,权利人一般不能转让,也不能依继承程序转移的权利。人身权就属于专属权。非专属权,是指具有转移性,权利人可以转让,也可依继承程序移转的权利。财产权多为非专属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76人已浏览
655人已浏览
431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