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交通事故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刑: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肇事逃逸是不可以判缓刑的,判缓刑的条件也只限于很少例如逃逸后主动自首或者在得到事故死亡家属的谅解可以轻判但是不可以缓刑。肇事逃逸是交通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逃逸致人死亡判几年,这个看具体的情况。首先来讲,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逃跑的这种行为。那么逃逸致人死亡的可以加重处罚,那么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可以处七年以上的。但被害人的死亡,是怎么死的要区分?究竟是发生交通事故之后一下子撞死了被害人。还是发生交通事故之后,由于司机的逃逸,没有及时抢救被害人,导致被害人死亡,那处罚是有所不同的。是不是逃逸要根据下面的几个情形来处理,下面的四种情形不属于逃逸。第一种,比如对事故没有争议,双方撤离现场以后,双方自行协商解决。那后来一方反悔,这种情况下就不属于逃逸。第二种情形,是司机为了抢救事故受害方而离开现场并且报案。第三种情况,就是司机将受伤者送到医院离开现场,但是没有报案。第四种,有证据证明这个司机不知道,或者不能够发现这个事故发生。所以以上四种情形,是不属于逃逸。
因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解释》,“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定罪处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人已浏览
108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