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第一,附带民事诉讼必须由原告或第三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行政诉讼必须由原告或第三人提起,只能由原告或第三人提起,即民事争议当事人提起。其次,...
首先,附带民事诉讼必须由原告或者第三人提起。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必须由原告或者第三人提起只能由原告或者第三人提起,即民事争议的当事人提起。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信访人如认为信访机构处理信访事项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在《信访条例》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信访人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信访权益。这就变成了行政诉讼了。 (1)针对信访受理程序,可提起不作为行政诉讼。《信访条例》第21条规定,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后,应在15日内作出处理,这种处理不是对信访内容的直接处理,只是一个告知、转送、建议、交办的处理,即针对人大、、检察院提出的信访事项,告知其向相应的机关提出;针对依法应诉讼、、行政复议事项,告之其不受理,应依其它法定程序提出;针对属于本级或下级人民政府或其工作部门处理的信访事项,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对其中的情况重大、紧急的事项,还应及时提出建议报本级政府决定;针对转送信访事项中的重要情况需要反馈办理结果的,可直接交办有权机关并限期反馈结果,提交办结报告。对这一环节政府信访机构的告知、转送、建议、交办四项信访义务,信访人有权对信访机构不告知、不转送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转送、交办信访事项后,有关行政机关应在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信访人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直接提出的信访事项,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书面答复的,应当书面答复;不能当场答复的,应在15日内书面告知。对政府信访工作机构以外的行政机关的答复行为,与政府信访工作机构的答复行为的性质是相同的,如果不依法答复,信访人可依法行政诉讼。 (2)针对信访事项的办理程序,可提起不作为行政诉讼。《信访条例》第22条、28条均规定,行政机关对信访事项不得推诿、敷衍、拖延。第33条规定,信访事项应在60内办结,经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不得超过30日。如果行政机关对信访事项未在法定期限办结并书面答复,信访人可依法提起不作为行政诉讼。
向法院提交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法院还要向对方当事人送达。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书申请人(原告):,男/女,族,年月日出生,住,公民身份号码。请求事项:变更诉讼请求第1项为:依法判令被告。事实与理由:申请人诉被告纠纷案件,已在贵院审理中,申请人,故依法申请变更诉讼请求,请予准许。此致人民法院申请人:2016年11月25日
民事诉讼属于平等主体间的诉讼;而行政诉讼即平时说的“民告官”,是处理公民和行政机关纠纷的诉讼。其主要区别在于: ( 1)适用法律不同,前者是民事诉讼法,后者为行政诉讼法。 ( 2)审理期限不同,民事诉讼的一审期限一般为6个月,而行政诉讼为3个月。 ( 3)举证责任不同,民事诉讼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行政诉讼中,做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举证说明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否则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 ( 4)当然,两者之间也存在联系。如果行政诉讼法中没有规定的可以准用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条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2人已浏览
298人已浏览
254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