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公款挪用罪行的认定方法

2024-12-02
根据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则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则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在刑法理论中,不具备特定身份的人可以成为有身份者实施真正身份犯的教唆犯帮助犯,在无身份者能够参与真正身份犯的部分实行行为的情况下,还可以与有身份者构成共同实行犯。对于挪用公款罪而言,非国家工作人员虽然不能单独实施挪用公款犯罪,但他可以教唆或帮助国家工作人员实施该罪,或者与国家工作人员共谋,由国家工作人员实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的行为,而由非国家工作人员单独实施或与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实施使用公款的行为,从而可以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同实行犯。 当然,使用人成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在主观方面,使用人与挪用人必须具有共同挪用公款的犯罪故意,即使用人不仅要有“用”的故意,而且还要有“挪”的故意。如果只有“用”的故意,未与挪用人形成“挪”的故意,则不构成共同犯罪。而且这种共同故意必须是在挪用公款前形成,即属于事先共谋的共同犯罪。在客观方面,使用人必须参与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如指使、教唆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自己使用,或者参与策划如何挪用公款、如何掩盖挪用行为等。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下情况下使用人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1. 挪用人将公款私自挪出,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使用人,使用人对该款的真实来源并不知情; 2. 使用人向挪用人借贷时虽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挪用人出借的为公款,但其并未参与策划或指使挪用公款。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