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书后,依法对其进行立案审查,发现原告没有起诉权利,依照法定程序裁定予以驳回。驳回诉讼请求是指人民法院对原告...
1、原告(以下包括反诉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该诉讼请求应有具体的事实、理由支持,即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 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必须有明确的诉讼请求,且该诉讼请求应有具体的事实、理由支持。但立案庭在受理案件时,并不可能对原告陈述的“事实”作实质性的审查,该“事实”实际上尚处于一种待定状态,与通过开庭审理后查清的据以作出裁判的事实未必一致。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民事诉讼基本原则,原告有责任对自己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否则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如果在审理过程中,原告不能提供证据,而人民法院依职权也调取不到支持原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的证据时,则应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以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 二、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
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虽然都是请求方的诉讼主张没有得到法院的支持,但是两者在实践运用中有着本质的区别。 1、适用法律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程序法;而驳回诉讼请求既可适用程序法,又可适用实体法。 2、适用的诉讼主体不同。驳回起诉适用的诉讼主体是单一的,主要适用针对原告的起诉;而驳回诉讼请求适用的主体是多元的,既可以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也可针对被告的反诉请求以及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诉讼主张。 3、采用的裁判形式不同。驳回起诉是对程序意义上诉权的确认,应当采用裁定形式;驳回诉讼请求则是实体意义上的诉权的确认,必须采用书面判决。 4、适用阶段不同。驳回起诉通常是在人民法院立案后,诉讼程序刚开始阶段时适用;驳回诉讼请求是在人民法院依照程序法规定的诉讼程序审理完毕阶段时适用。 5、适用的内容和目的不同。驳回起诉是人民法院立案后经审查查明原告的起诉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起诉权利;而驳回诉讼请求是人民法院立案审理后,认定诉讼主体的诉讼请求或主张证据不足或者超过诉讼时效又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以及其他依法不予保护的诉讼请求或主张判决予以驳回。 6、法律后果不同。驳回起诉的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原告再次起诉的,如符合起诉条件,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书生效后,诉讼主体不能就同一诉讼请求和事实向人民法院重新提出诉讼,若当事人仍坚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依法裁定不予受理。 驳回起诉一般是以裁定的方式作出,按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法院的裁定不服的话,那么需要在裁定送达之日起的10日之内提起上述,超过规定的上诉期则法院的裁定就会生效。由此可见,虽然可以对驳回起诉提起上诉,但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提出才行。另外,实践中对于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这二者大家一定要注意仔细区分。
驳回起诉是指人民法院收到原告的起诉书后,依法对其进行立案审查,发现原告没有起诉权利,依照法定程序裁定予以驳回。司法实践中,驳回诉讼请求通常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当事人主张实体权利的法律事实在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经过质证或查证已被推翻或否定; 2、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没有足够的法律依据或者违反国家法律; 3、当事人主张实体权利超过法定除斥期间; 4、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已经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同时又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法定事由。 三、驳回起诉与驳回诉讼请求的共同点(相似之处) 1、结果均可由法院以强制驳回的形式使权利主张方的要求或主张得不到满足或实现; 2、二者均是在法院已立案受理起诉之后做出的; 3、二者均是对当事人诉权的否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2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244人已浏览
6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