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
假冒伪劣商品的查询方法如下:1、识别商标标识。名优商品一般采用注册商标,包装上印有商标标识"注册"或"R"字样。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应养成观...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归工商部门查处,它的职责中有一条就是这么规定的:依法组织监督市场交易行为,组织监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组织查处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保护经营者、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在遇到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可直接拔打工商部门的电话或直接到工商所和工商局申诉、举报。 二、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犯罪应该由犯罪行为所在地的法院进行管辖,如果在被告人常住地更为合适的,可以由常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管辖地是犯罪活动发生地或者嫌疑人所在地。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犯罪主体是个人和单位,表现为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两类人。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举报假冒伪劣产品的鉴定方法有:1、鉴别商品商标标识及其包装、装饰等特殊标志的真实性;2、通过感官评价或其他简单手段进行鉴别;3、商品理化、卫生等指标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4、利用本部门的专业知识,特别是长期实践积累的经验,识别企业或行业生产或分销的商品。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9人已浏览
305人已浏览
409人已浏览
2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