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财物的属于诈骗,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追查并予以处罚。 一、《刑...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财物的属于诈骗,数额较大的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依法追查并予以处罚。 一、《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诈骗5万元属于诈骗数额巨大,构成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非法集资司法解释》第四条第二款第(一)之规定。第四条第二款: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一)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还本付息算不算是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如前所述,凡是为了归还生产经营性债务及其利息的,都应当认定集资人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可是,有许多办案单位和承办人员认为拆东墙补西墙的用于还本付息的集资款,不认为是用于生产经营活动。这其实是对案件事实的严重误解。这个事实认定上的重大错误,导致办案单位和承办人适用了前述司法解释之规定,进而错误地认定集资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造成的严重后果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演变成了集资诈骗案,法定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变成了法定最高刑为死刑。这是非法集资引起广泛争议的根源之所在。
合同欺诈非法占有的认定:(1)使用欺诈筹集巨额资金后,携带受害人财产逃跑;(2)肆意非法处置、滥用、变相占有受害人财产;(3)挥霍对方的存款和预付款,使受害人财产无法返还。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财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罚款;特别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6人已浏览
304人已浏览
448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