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警察只是处理交通事故,做出事故认定书,但是不会具体做出给交通肇事者的处罚。交通肇事逃逸已经构成犯罪,触犯了刑法,由公安机关移交材料给法院,自...
交警只管定责,善后并不属于交警的工作职责 双方委托除外)。在一方驾驶员逃逸的情况下 交警有抓逃的职责,也并不承担善后的责任。但 如果交警一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必须依法确认事故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定义务;依法确认各方当事人法定义务的优先原则;确认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认不同的交通事故责任。交通事故认定应掌握行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
受害人报案后,公安机关不能及时侦查结案的,当事人可以请交警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受害人应当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及时报告逃逸案件。涉嫌交通事故逃逸的,应当尽可能详细提供车型、颜色、特征、逃逸方向、逃逸驾驶员的身体特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报警或者报警指令后,应当按照规定立即派交警到现场。发生交通事故逃逸案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陈述、证人证言、交通事故现场痕迹、遗留物等线索,及时启动调查计划,安排拦截和调查. 当事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逃跑的,当事人应当承担全部责任。但有证据证明对方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身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发生事故后,要经交警部门调查,再确定是否属于肇事逃逸。在确定属于肇事逃逸后,如事故中没有人员重伤或死亡,逃逸的驾驶员要负事故主要以上责任,但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对肇事者的处罚是两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同时对其机动车驾驶证扣12分。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会终身吊销驾驶执照。司机还会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99人已浏览
396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