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
1、恶意诽谤可以报警,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涉及刑事犯罪。 2、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也可以提起民事侵权诉讼,要求对方道歉、赔偿损失、精神抚慰金等。
微信诽谤他人,符合下列法律规定标准的,可以立案处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者组织或者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传播;(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者组织或者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明知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为论。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5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500次以上的;(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障碍、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因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2人已浏览
212人已浏览
164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