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配合行政机关工作,有重大立功表现;被行政处罚行为实际上受他人胁迫;主动消除受处罚违法行为所带来的危害后果等。同时若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对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作了规定。对于你的行政处罚哪些条件可以减轻处罚这个问题,按照《行政处罚法》之所以作出从轻、减轻或免予行政处罚的规定,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在我国处罚本身不是目的,如果用较轻的处罚能够达到目的,那么采用较重的处罚事实上会扩大处罚成本。 其次,恰当地使用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更容易使人改过自新。再 其次,违法行为客观上有情节轻重之分,有危害大小之别,如果处罚不分轻重,不管三七二十一皆打五十大板,既不能体现过罚相适应的原则,也不公正。 最后,根据情节、后果轻重来处罚,更能够发挥行政处罚催人向善的导向作用,更能够体现行政处罚的法规制定初衷。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二、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三、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四、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
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9人已浏览
443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47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