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肇事撞死人全责赔多少钱: 1、交通事故全责方承担全部损失的赔偿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首先由交警...
1、死亡赔偿金: 城镇标准:34757.2元/年×20年=695144元 农村标准:13360.4元/年×20年=267208元 2、丧葬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依据相关法规,道路事故引发的赔偿,属于民事纠纷。 民事纠纷的解决途径,只能是当事双方协商,只要能协商一致,怎么赔偿都行,任何人及机构均无权干涉; 若难以协商,在当事各方同意的前提下,可请当事交管部门出面调解; 若调解无效或调解难以执行,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进行裁决; 若法院的裁决难以执行,可向法院申清清只执行,由法警出面强制赔偿。 需调解或法院裁决的,赔偿是有依据的。 赔偿项目及计算办法如下: (1)、丧葬补偿: 事发地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按六个月计算。 (2)、死亡补偿:和死者的户籍性质有关: 事发地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20年计算。 若死者年龄超过60周岁的,每超过1岁,减少一年。死者年龄超过75周岁的,按5年计算。 (3)、抚(赡)养费补偿: 事发地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统计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 被赡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人,按20年计算。 但被赡养人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一年。被赡养人超过75周岁的,按5年计算。 说明:被扶(赡)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赡)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 被扶(赡)养人还有其他扶(赡)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赡)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4)、精神抚慰金: 这个没有文件规定。由当事双方协商或法院裁决。 (5)、抢救治疗费用: 按实际发生额计算,以医疗机构的收费单据为准。 (6)、财产损失: 以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准。 ……。 上述总额,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不足部分,按事故责任分担。
对于交通事故中医疗费的赔偿,赔偿义务人可以在结案前、结案时预先支付给受害人,也可以在受害人需要治疗时给付。如果受害人确实需要赔偿义务人提前支付医疗费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由法院强制对方当事人先行支付医疗费。交通事故撞死人的主要赔偿如下: 1、处理事故费用死者的亲属为处理交通事故所需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亦可向责任人主张,但该种主张应按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分担,计算费用的人数不得超过三人。交通费按当事人实际必需的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住宿费按交通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住宿标准计算,凭据支付。误工费的计算,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2、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3、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4、精神损害抚慰金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死亡赔偿金是结合受害人的身份来确定,赔偿标准订了二等, 第一等城市居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赔偿 第二等,农村居民,是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来计算。普遍的以户籍为准,城镇户籍的,死亡赔偿金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计算,农村户籍的,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计算。在同一个事件中受害,用不同的标准来赔偿,应该说有问题,但这是规定。最高法院司法解释确定的死亡赔偿采取的是“继承丧失说”理论,确认死亡赔偿金是对没来收入的减少的补偿,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农村户籍人员在城镇就业或者安家、定居的情况及其普遍,这部分农村户籍人员的收入、生活支出与城镇户籍的人并无什么不同,因此以死者经常居住地作为适用城镇标准或农村标准的条件更公平、更切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8人已浏览
465人已浏览
114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