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抢劫罪报案有时限,报案的时效就是追诉时效,依据法定最高刑确定报案的时效。犯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五年;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抢劫罪报案有时限,报案的时效就是追诉时效,依据法定最高刑确定报案的时效。犯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是五年;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有时限的,一般报案的时限就是属于案件的诉讼时效,如果抢劫罪最高的刑期为五年,那么过了五年之后就不会再追诉,如果是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那么过了十年就不能再追诉。
盗窃、抢劫、抢夺犯罪最多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抢劫是否构成抢劫罪的界限(罪与非罪的界限)区分抢劫罪与非罪的界限,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抢劫罪是侵犯财产罪中危害性最大、性质最严重的犯罪,在一般情况下,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夺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就具备了抢劫罪的基本特征,构成了抢劫罪。立法上没有抢劫的数额和情节的限制性规定。但是依照刑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行为,不认为构成了抢劫罪。二、抢劫罪既遂与未遂的界限。这一问题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 (1)应以行为人的抢劫是否非法占有了公私财物为标准,已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为既遂,尚未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未遂。 (2)认为抢劫罪是以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为特征的侵犯财产权利,同时也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因此,无论抢到财物与否,只要在抢劫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就是既遂。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2人已浏览
104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