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判决书生效后,逾期未履行的,死亡赔偿金也可以强制执行。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后,判决对方支付死亡赔偿金的,判决书生效后,对方当事人应当尽快支...
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死亡赔偿金的分割不同于遗产分配。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生活共同体成员共同取得,当事人未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主动予以分割,当事人请求分割且赔偿协议未明确赔偿项目,应视为是对权利人物质损失与精神损害的混合赔偿。在分割该笔赔偿金前,应扣除已实际支付的丧葬费用,并优先照顾被抚养人的利益,剩余部分的分配应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与死者共同生活的紧密程度及生活来源等因素适当分割,而非等额分配。
死亡赔偿金不是死亡遗留的财产,不应将死亡赔偿金视为遗产。死亡赔偿金原则上应由家庭全体成员共同取得,应按家庭共同生活紧密程度和依赖程度进行分配,应大部分分给妻子、女、儿,死者生前与妻子和儿女共同生活,所以妻子和儿女应多得死亡赔偿金。 首先应当明确的是,公民的遗产是公民生前所享有的一切财产权以及知识产权,而死亡赔偿金,是在死亡之后产生的,在时间判断上,可以很明确的判断死亡赔偿金不应属于死者的遗产。其次,死亡赔偿金之所以获得,是死者亲属根据法律规定获得的权利——权利的享有者不是死者本身,因此不能够认为是死者的遗产,这应当是相当明确无疑的。
1.什么是死亡赔偿金 死亡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交通事故死亡,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的标准给予死者家属一定数量的金钱赔偿。这一赔偿金是对受害人死亡导致的财产损失的赔偿,应当以家庭整体收入的减少为标准计算。 2.死亡赔偿金的计算公式 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按照当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根据2006年4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因交通事故伤亡如何计算赔偿费用的复函》,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应当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结合受害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等因素,确定适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性支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的标准。如果交通事故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这也是就高不就低原则的表现。具体来说计算公式如下: (1)60周岁以下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年 (2)60-75周岁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实际年龄-60)] (3)75周岁以上人员的死亡赔偿金=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年 3.死亡赔偿金的支付 死亡赔偿金应当一次性支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36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1,255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