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精神病人犯罪要不要判刑,应当区分情况。 2、《刑法》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
1、精神病人犯罪不一定要判刑,需要根据下列情形予以判断:如果精神病人是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的,不要判刑;如果间歇性精神病人是在精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精神病人犯罪是否要判刑要看具体情况。对不同的精神病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有所不同。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
1、精神病人犯罪不一定要判刑,需要根据下列情形予以判断:如果精神病人是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犯罪的,不要判刑;如果间歇性精神病人是在精神正常时犯罪的,则要判刑;如果精神病人是在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时犯罪的,要判刑,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精神病患者实施的犯罪,因为没有责任能力所以无法追究刑事责任,当然也有特殊情况。 对不同的精神病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有所不同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若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精神病人的危害行为,缺乏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精神病人由于不具有辨别是非、判断善恶以及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他对自己的行为,就谈不上故意或过失,没有主观上的罪过。同时,对犯罪人判处刑罚,也是为了对其进行教育改造,而这对于精神病人来说,也没有实际意义。 但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7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