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
合同诈骗罪形式如下: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3、没有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法律规定,合同诈骗罪的五种情形是: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这是合同诈骗犯罪中最惯用、最常见的诈骗手段。它主要有以下方式:一是盗用合法主体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二是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主体与他人签订合同。三是利用已被撤销的单位与他人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作担保,是指行为人提供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票据)支付定金或作为抵押物。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是指行为人以虚假的证明证明行为人对房屋等不动产和车辆等动产具有所有权,即以自己不享有所有权的财产作抵押物。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此种诈骗方法最具欺骗性,行为人本身并无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诚意,却与他人签订合同,先付给小额货款或少量货物,制造准备履约的假象,骗出全部货物或货款后,就采取推、拖、躲、赖等手段不履行合同的其余义务。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行为人通过合同取得对方的货款、预付款后直接逃匿,或者取得对方的货物后立即低价倾销,将赃款占为己有,逃之夭夭。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除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合同为手段,骗取合同相对方财物的一切手段。
个人诈骗公私财产超过20万元的,诈骗金额特别大。诈骗数额特别大是诈骗犯罪情节特别严重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的情节。诈骗金额在10万元以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1)诈骗集团的主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2)惯犯或流窜作案危害严重;(3)欺诈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4)诈骗救灾、应急救援、防汛、优抚、救济、医疗资金和物资造成严重后果的;(5)挥霍诈骗财产,使诈骗财产无法返还的;(6)利用欺诈财产进行违法犯罪活动;(7)曾因诈骗受过刑事处罚的;(8)导致受害者死亡、精神障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9)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商业欺诈在促销中的商业欺诈更是具有较大的迷惑性。然而从商业欺诈的概念、构成要件和特点来看,中国商业促销中存在的商业欺诈行为形式各样。具体表现形式有: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 2、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用的商品分量不足的; 3、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次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4、以虚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诈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5、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 6、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7、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8、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9、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10、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11、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12、其他虚假或者是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6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2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