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缓刑,是指对犯罪人判处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 缓刑的基本特点是:判处刑罚,同时宣告暂缓执行,但又在一定期限内保持执行的可能...
缓刑,是指对犯罪人判处刑罚,但在一定时间内暂缓执行刑罚的制度。 缓刑的基本特点是:判处刑罚,同时宣告暂缓执行,但又在一定期限内保持执行的可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是指对应当判处,但又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犯罪分子,在判处死刑的同时宣告2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现在我国严格控制死刑,对于经济类犯罪,死刑判决更是慎之又慎,死缓的两年内只要不故意犯罪则不会执行死刑了!给您个网址w/76930.htmfr=l0_1,这里有详细介绍。
(1)是指对触犯刑法,经判决确定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如果罪犯在考验期间没有法定情形,原判刑罚就不予执行。(2)不是缓刑!对于应当判处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3)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4)不可能存在有期徒刑三年缓期一年,因为缓刑考验期必须在原判刑期以上,原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期只可能大于等于三年,绝对不可能缓刑一年!缓刑考验期间没有重新犯罪、没有发现漏罪、没有严重违反监管规定的,缓刑期满,原判就不再执行。
国家中的公民必须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同时享有法律所规定的权利。公民只要不敌视和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拥护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就属于人民的范畴,可以依法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活动。即使被判刑的罪犯,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仍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被判刑,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只是限制或剥夺部分公民权利,并不影响作为我国公民的法律地位和依法应当享有的其他权利,他们的其他权利仍然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另外,侨居国外的华侨,因其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仍然属于我国公民,在国外要受到我国外交机构和我国法律的保护。 《宪法》第33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0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2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