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动仲裁是劳作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若是用人单位合法执行公司内部事务,没有损害到劳动者利益的,就不会存在小单位害不害怕劳动...
劳动仲裁的相关法律原则上是更偏向于保护弱势一方即劳动者的权益的,因而对用人单位的不合法操作的处罚也就相对的更为严格。在劳动合同的签订,争议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用人单位不服劳动仲裁诉讼: 1、当事人向法院起诉; 法院受理诉讼并立案; 3、向被告发送起诉书副本,并通知被告答辩; 四、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向双方发送传票; 法院审理并作出判决。
公司不怕员工劳动仲裁。1、劳动仲裁: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进行公断和裁决。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要程序。2、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除非当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法律规定的仲裁申请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规定:“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第四十七条:“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劳动仲裁是一裁终局,如果在法定期限内未向法院起诉,仲裁就生效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劳动仲裁起诉到法院后,大多数法院按照简易程序审理,审理期限3个月,也就是说,从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理完毕。开庭日期大多数在立案后1各月左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36人已浏览
284人已浏览
2,164人已浏览
1,06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