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
保险诈骗罪是典型的“数额犯”,也就是按照一定的数额作为是否成立犯罪的标准,只有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才会进入刑法的评价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2014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明确,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诈骗罪的最新司法解释,骗保3000元,或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骗保20万元以上,或将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骗保保险1万元以上的被判刑。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达到立案标准。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向保险公司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涉嫌保险诈骗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 2.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09人已浏览
289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