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不影响正常判决,判决后是否关押,由接管单位确定。...
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确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手段极其残忍造成严重残疾的情况,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对于被害人死亡是出于过失。在伤害致人死亡后,立马就自首是法定上从轻量刑的一个情节,不过至于量刑还得由法官依据案件的情况来决定。其中在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因一些过激的行为而致人死亡的情况,一般不会被判以死刑。根据《刑法》规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起刑为10年,适用死刑。在刑事诉讼事务中,“以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积极作出民事赔偿作为酌定情节在量刑中被充分考虑”已在司法实践中被普通运用。因此,民事赔偿部分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对犯罪嫌疑人判处实刑的期限。就故意伤害致死的案件而言,如在基层法院提起公诉,则一般对犯罪嫌疑人比较有利,既不会判处无期以上徒刑,如果积极赔偿,则一般在12年左右;如在中院提起公诉,即使积极赔偿,最终也会使用上刑限。
残疾评判标准不是按得了什么病,肢体残疾有肢体运动障碍,还有智力、听力、视力等残疾,这些都需要专业医师进行评估,政府残联审核后发残疾证才能算是残疾。脑血栓可以引起肢体活动障碍、智能障碍,建议低盐低脂饮食,规律口服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如有肢体活动不灵,建议在正规康复师指导下行康复治疗。
1、根据病情的实际情况确定。 2、法律依据:《看守所条例》规定,犯罪嫌疑人患有重大疾病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可依法办理取保候审。 3、法律依据:《刑法》 第六十七条取保候审的条件与执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18人已浏览
502人已浏览
874人已浏览
2,31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