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
1、三年以下量刑幅度的量刑起点和基准刑: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负事故全部责任的,在一年六个月至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重伤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在犯罪构成上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客观方面必须有违反公路、水上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共交通运输安全。2、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要求交通肇事行为必须造成严重的后果,具体是指:(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5)严重超载驾驶的;(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3、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中包括一个加重情节,即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具体是指:(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2)行为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的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3)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4)行为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5)行为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6)行为人离开事故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在判断具体的行为是否构成此罪的时候,首先就要看有没有符合此罪的构成要件内容。而根据规定,一旦认定构成交通肇事罪一般情况下是对行为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时其实有很大可可能可以适用缓刑的。
的必要条件之一。行为人虽然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未造成上述法定严重后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三)严重后果必须由违章行为引起,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虽然行为人有违章行为,造成严重后果,而且在时间上存在先行后续关系,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四)交通违章行为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 违反规章制度,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发生在从始发车站、码头、机场准备载人装货至终点车站、码头、机场旅客离去、货物卸完的整个交通运输活动过程中。
刑事责任方面,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要看刑事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不是指交管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要区分行政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与刑事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 行政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由交管部门出具认定意见,解决行政处罚、民事赔偿方面的问题,依据的是本市的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比如我们沈阳市依据的是《沈阳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规定》; 刑事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是以行政法意义上的责任划分为基础,综合考虑违章行为与事故间的刑事法犯罪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来确定,在律师进行刑事辩护时,要细致分析、以确定是不是全部责任、主要责任或者同等责任。不是的,可以作无罪辩护。可以参见本律师文章《交通肇事罪事故责任认定的审查》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2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303人已浏览
2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