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
一审到二审需要多长时间,那是说不定的。 1、一般案件一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从立案后三个月结案,有接到判决书后15天的上诉期,上诉立案又需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也许从一审到二审需要多长时间。1、一般案件一审适用简单程序,从立案后三个月结案,收到判决后15天,上诉需要10天左右,然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自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结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经法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应当自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从这一规定中不难看出,二审案件审理期的起始时间点是二审立案之日。这样,一审和二审就有90个时间+15+10+(30-90)=145-205(天);2、民事案件被告失去联系,法院传票无法送达的,即立案后公告送达期为60天,一审、二审审理时间为90+15+10+(30-90)=145-在205(天)的基础上,至少加上准备送达,会让登报送达60多天。
1、我国三大诉讼法对不同诉讼的二审期限规定是不同的。 2、法律依据:(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2)《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3)《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一审和二审之间的间隔一般不超过三个月。当事人拒绝接受地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有权自判决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当事人拒绝接受地方人民法院一审裁定的,有权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07人已浏览
451人已浏览
354人已浏览
26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