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申请监护人资格属于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特别程序规定。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三...
申请法定监护人一般在30天内。人民法院适用特殊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30日内或者公告期满后30日内审结。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我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定监护是对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设定专人保护其利益,监督其行为,并且管理其财产的法律制度。法定监护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监护人范围和顺序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可由一人或多人担任。当有法定监护资格的人之间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时,由监护权力机关指定的监护。法定监护人员负有保护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主要应承担如下义务和责任: 1、必须按时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人学; 2、必须保证适龄的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接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得让他们中途停学; 3、应按规定,交纳政府规定的义务教育杂费;(生活确实困难,无力支付杂费的家庭可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减免)。 4、必须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监护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长。根据《义务教育法》第十五条规定,对于那些未经批准,拒送子女或被监护人人学,以及让正在小学、初中就学的子女或被监护人中断学业的家长,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分别情况,给予批评教育,罚款或其他行政处分,开采取有效措施,责令他们送子女或被监护人人学。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亲属。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以及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的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按顺序担任监护人。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申请变更监护人是指被申请人的监护人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不服有关组织指定的监护人,且未在法律规定期限内起诉的; 其他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员或者有关单位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被申请人的监护人。 程序变更为: (一)现有监护人不能履行、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犯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是变更儿童监护人的前提; (二)要求有人提起变更儿童监护人的诉讼,包括生父母、长期抚养儿童的祖父母等。,必须是与孩子生活非常亲密的亲属或组织;最后,法院根据具体情况,从有利于孩子身心成长的原则出发,作出变更儿童监护人的判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8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393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