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标题:公司商业秘密侵权所涉及的法律责任

2025-01-08
我国尚未制定单独的《商业秘密保护法》,但相关法律依据已散见于各部门法中,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公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此外,各地的地方性法规中也有相关规定。企业商业秘密被侵犯后,可以采取民事和行政责任追究措施。民事责任包括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主要责任形式包括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排除妨碍、赔札道歉、停止侵害和损害赔偿。违约责任的主要责任形式包括要求继续履行、承担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等。如果牵涉到第三方对信息加以实际利用,且明知是非法获得仍然对该信息加以利用,则第三方应与窃取商业秘密或滥用合法知悉商业秘密牟取利益的侵权人一同构成侵权。企业可将该第三方列为共同被告。在提起民事诉讼时,企业要重视有关证据的收集和固定,包括先前制定的内部规章、员工手册、保密协议以及行政机关的处理和侵害方的侵权产品等,形成相互印证的证据链。赔偿金额的确定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违反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行政责任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有权依法作出强制性处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处罚款。该规定为处理侵害商业秘密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若干规定》对此作了进一步规定: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由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认定和处理。因此,当企业商业秘密遭到侵害时,企业应及时向工商部门检举,并提供相关的侵害证据,要求工商机关予以查处。对于因职务行为而接触企业秘密的国家公务人员,应当认为保守其所接触的商业秘密是其法定的义务。当出现其侵害企业商业秘密的情形时,企业可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的,再提起诉讼;或者依据《行政诉讼法》第3条以及《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国家赔偿。刑事责任如因侵犯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可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据我国《刑法》219条的规定,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属于“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损失数额达250万元以上的,属于“造成特别严重后果”,以该罪名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法规

。 (三)刑事责任如因侵犯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