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如果您遭受了欺诈行为,您可以拨打12315电话进行投诉,或者向当地消费者协会提出申诉。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您还可以亲自前往工商行政管理局...
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如果直接销售那就同时为生产者和经营者,否则就不能成为经营者。消费者欺诈行为的赔偿只能是一方赔偿,不可能生产者赔了经营者还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针对商品房这一独特商品,考虑到其生产周期长、环节多以及价格高等特点,不能简单地将某些开发商的行为归类为“欺诈行为”,而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判断。以下是可以认定为商品房买卖行为中的“欺诈行为”的情况: 1. 在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当作合格或优质房屋进行销售的。 2. 在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谋取暴利的。 3. 将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的。 4. 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的。 5. 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的。 6. 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冒充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的。 7. 通过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8.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大众媒体对商品房做无法实现的虚假宣传的。
房地产经纪机构和房地产经纪人员以隐瞒,欺诈,胁迫,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诱骗消费者交易或者强制交易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房地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记入信用档案;对房地产经纪人员处以1万元罚款;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取消网上签约资格,处以3万元罚款。
在遭受租房合同诈骗时,您有权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变更或撤销合同的申请。为了解决问题,建议双方首先尝试通过和解或调解方式达成协议。如果无法达成和解、调解,或者在和解、调解过程中出现纠纷,您可以根据租约纠纷的具体情况,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情节严重,已构成犯罪行为,则应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如果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如果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如果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人已浏览
330人已浏览
18人已浏览
3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