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伤者骨折内固定后,可能被鉴定为九级或者十级,具体看伤者恢复后是否存在轻微功能障碍。根据《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B16180-...
伤残鉴定是指伤残程度鉴定,一般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是工伤鉴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伤残等级鉴定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
Ⅹ级伤残鉴定标准: 颈部损伤致: a.瘢痕形成,挛缩,颈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 b.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c.颈前三角区瘢痕面积20cm以上。影响体形; 脊柱损伤致: a.颈椎或腰椎畸形愈合,颈部或腰部活动度丧失10以上; b.胸椎畸形愈合,影响呼吸功能。
伤残津贴是指,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与单位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的,以及工伤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六级伤残,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应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但难以安排的,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或用人单位对其按月支付的津贴。工伤职工产生劳动能力障碍,丧失劳动就业机会,自身的行为能力被削弱,与工伤事故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自然应该享受相关的津贴赔偿。《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根据上述规定,伤残津贴视伤残等级的不同而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月发放,并因最低工资标准的适用而分为两种情况:依照法定标准计算的伤残津贴实际金额高于或等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伤残津贴按照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按月发放,该比例依照伤残级别确定。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其计算公式为:伤残津贴赔偿金额=本人工资(元/月)×90%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57人已浏览
774人已浏览
556人已浏览
6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