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办假离婚卖房子有没有影响,要注意什么

2022-10-16
1、办理假离婚证与办理“假离婚”是不同的概念。 首先,办理假离婚证是涉嫌刑事犯罪的,需要承担刑事风险。 用假离婚证买卖房可能涉嫌刑法中的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根据《刑法》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假离婚证是中介或楼盘销售去办的,不是本人去办的,本人还会有风险。刑法理论认为,由于购买人出于自己使用的目的去“购买”伪造的国家证件,其需要向制造人提供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制造人根据“客户”即购买人的要求和提供的资料进行制作,因此,有观点认为购买人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共犯。此外,还有观点认为直接构成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无论法理上的争议孰是孰非,刑事风险固然存在。 2、其次,如果是假离婚,情况如下: “假离婚”是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而因双方通谋或受对方欺诈,作出解除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通常情况下,假离婚包括两种情形:一是通谋离婚,婚姻当事人双方为了共同的或各自的目的,串通暂时离婚,等目的达到后再复婚的离婚行为;二是欺诈离婚,一方当事人为了达到离婚的真正目的,采取欺诈手段向对方许诺先离婚后再复婚,以骗取对方同意暂时离婚的行为。 就法律而言,并不存在所谓“假离婚”的概念。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调解书,不得申请再审。因此,婚姻作为一种人身关系,离婚判决只要发生法律效力,基于夫妻关系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便随之消失,不可逆转。 3、最后,假离婚的风险。 如果一方净身出户,房产等归另一方所有,若日后弄假成真,便“赔了夫人又折兵”。除此“假离婚”面临的风险还有很多。从法律上讲,只要办理了离婚手续,那么双方就是真离婚了。因此,不论何种原因,在办理离婚手续之前,都需要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假离婚”除了上述法律风险之外,还应注意离婚一方是否有借离婚来欺骗对方财产、孩子抚养权等意图。同时,离婚后再次购房的问题也值得注意。离婚后再次购房,该房屋产权也必然登记在其中一人名下。也就是说,离婚之后即便双方复婚,此前所取得的房产,很可能会被认定为一方的婚前个人财产。 4、总之,一定要慎重对待假离婚,否则很可能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如果一方利用“假离婚”来达到真离婚的目的,或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复婚,因离婚协议的草率签订,另一方可能一无所有。法律不可能根据一纸协议干涉公民的婚姻自由,离婚之前夫妻双方的复婚约定,即使公证过都会被视为无效,如果对方不愿意,另一方则无法强制要求复婚。另外,即使复婚也同样存在很多财产风险,比如前一段婚姻法律关系解除时归属于一方的财产,复婚时已作为一方的婚前财产,而不再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一方离婚后复婚前购置的财产很有可能变成一方个人财产等等。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