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于农村宅基地怎么确权,是需要权利人主动申请的,申请程序如下: 1.申请:由村民向本辖区内国土资源所(或国土资源分局)提出书面申请; 2.权...
从法律上来说,宅基地闲置或者房屋倒塌超过两年没有重建的,村集体有权收回宅基地的使用权重新进行分配。根据国土资源部《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宅基地要不回来了。因为宅基地是农民集体的资产且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所以既然分给当事人了,使用权就属于他的了。不过如果有证据证明宅基地上的房产是由当事人父亲出资建造,当事人父亲可以要求返还房产或所出资金。《土地管理法》第八条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第四十四条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本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以外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一、申请。农村村民建房需要使用宅基地的,应向村民小组或村委会书面申请,说明用地原因和原因,并填写《村民宅基地申请审批表》。二、初审。村民集团和村民委员会对用地用户的申请,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初步审查,在村务公开栏向村民发表意见后,在村民宅基地申请审查表的相应栏中提出意见,签字盖章报告乡(镇)人民政府(具体由国土受理)。三、审查。根据村民委员会报告的《村民宅基地申请审查表》,乡(镇)国土所派遣人员首次到达现场,当地审查申请人是否有条件,土地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等。确认符合要求的,乡(镇)国土所提交乡(镇)人民政府会议研究同意后,以乡(镇)人民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上报县(市)国土资源局。四,批准。县(市,区)国土资源局对乡(镇)国土所以乡(镇)人民政府名义上报的宅基地审批请示文件,《村民宅基地申请审批表》和花名册等文字材料严格审查并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下发批准文件。五,定位。村民小组或村民委员会在接到宅基地批准文件后,要将批准结果及时在村务公开栏内公布,接受村民监督;乡(镇)国土所派员,第二次到现场,发放《村民宅基地批准通知书》,实地勘查丈量,按批准的四至给宅基地放线,确定位置后,用户方可施工建设。六、发行证明书。村民住宅建成后,乡(镇)国土所派遣人员第三次到现场,实地检查,看用地人员是否按批准场所、面积和要求使用土地。符合要求的宅基地,按法定程序登记确认权,发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一、申请 申请人持申请材料向当地村委会提出书面用地申请。村委会应当在每一个季度集中申请材料,依法召开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并张榜公布,在张榜公布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本村村民未提出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上报给乡镇国土资源所初审。 二、现场勘查 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国土资源所进行现场勘查和群众调查,审查建房用地和建设申请条件,并制作勘查笔录和审查意见书。 三、填申请表 国土资源所初审合格后发放《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 四、村委会审查 村委会对申请人提交的《农村村民住宅用地与建设申请表》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证明申请人的原住宅用地情况和家庭成员现居住情况,由负责人签字,同时加盖村民委员会公章,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 五、审核上报 乡(镇)人民政府在收到村委会上报的住宅建设用地申请材料后完成审核并现场确定规划用地范围,并报县国土资源局初审。县国土资源局对符合审批条件的上报县人民政府。 六、审批 县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由县国土资源局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 七、放样 由国土资源所牵头协同乡镇政府人员根据《建设用地批准书》和《村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到实地放样,划定范围,填写《放样记录卡》,放样参加人应当在《放样记录卡》上签字。放样后,用地申请人方能动工建设。 八、验收发证 新建、改建、扩建农村村民住宅,应当自房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依法申请办理土地初始登记或者变更登记手续和房屋产权登记手续,领取土地使用权证书和房屋所有权证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1人已浏览
875人已浏览
358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