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查家人有没有减刑,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是否减刑。法院作出减刑、假释决定的,减刑、假释裁定书应当通过互联网依法向社会公布。 减刑和假释是我国一项重...
虽然判决书都是公开的,但是您没有律师身份,以公民身份想要看法院的案卷材料是很困难的。如果您觉得非常有必要的话,可以找个律师帮您,但是成本比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减刑申请家属在具备法定的减刑情节时,由负责执行刑罚的机关报送材料,人民法院依法予以减轻原判刑罚的刑事司法活动,不仅包括狭义减刑的范围,还涵盖了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罚金、缓刑及因主刑减刑后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减刑。
减邢人员名单的查询仅限与监狱内部和公安机关内一种严格的规范管理,对个人隐私和人格及人权是对服刑和减刑人员负责的。查询减刑也按规定范围和关系公示的,这些都是法律有明文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减刑、假释是激励罪犯改造的刑罚制度,减刑、假释的适用应当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刑罚的功能,实现刑罚的目的。
人民法院受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审查执行机关是否移送下列材料: (一)减刑或者假释建议书; (二)终审法院的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制件; (三)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 (四)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等; (五)其他根据案件的审理需要移送的材料。 提请假释的,应当附有社区矫正机构关于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 人民检察院对提请减刑、假释案件提出的检察意见,应当一并移送受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 经审查,如果前三款规定的材料齐备的,应当立案;材料不齐备的,应当通知提请减刑、假释的执行机关补送。 第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应当一律予以公示。公示地点为罪犯服刑场所的公共区域。有条件的地方,应面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公示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罪犯的姓名; (二)原判认定的罪名和刑期; (三)罪犯历次减刑情况; (四)执行机关的减刑、假释建议和依据; (五)公示期限; (六)意见反馈方式等。 第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可以采用书面审理的方式。但下列案件,应当开庭审理: (一)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提请减刑的; (二)提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一般规定的; (三)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 (四)公示期间收到投诉意见的; (五)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 (六)人民法院认为有开庭审理必要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1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