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
1、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2、两高司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诈骗3000元以上算犯罪。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这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如果欺诈行为的犯罪收入在3000元以上,可以以欺诈罪追究行为者的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欺诈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几个问题的说明》第一条规定,欺诈公私财产价值从3000元到10000元,从30000元到100000元,从50000元以上,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金额大、金额大、金额特别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6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322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